出生年月 1988年6月 性别
所属学科 舞蹈学 职称 副教授
最高学历-学位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舞蹈创作与教学研究、江南舞蹈文化研究
访学-海外经历 主讲课程 《舞蹈编导基础理论》、《独舞创作》、《双人舞创作》、《三人舞创作》、《群舞创作》、《现代舞》
  

主持项目

1.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创作扶持项目《心净布达拉》,项目编号:2025-A02140-278.

2. 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江南运河流域“非遗”舞蹈发掘及其当代发展研究》研究成果,项目编号:22YSC008。

3. 主持江苏省艺术基金小型作品《奶奶当年》创作扶持,项目编号:2022-06-002。

4. 主持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《江南运河流域非遗舞蹈身体文化基因研究》,项目编号:2022SJYB0943。

5. 主持2022年度无锡史、江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研究项目《江南运河“非遗”舞蹈当代创作发展研究》,项目编号:JUSRP122085。

6. 主持项目2019年度共青团江苏省委、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专项研究课题《艺术作品思政育人的实践与探索》(项目编号:YB2019008 )。

7. 主持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《运河江苏段“非遗”舞蹈文化在高校的活态传承研究》 项目编号:WXSK21-C-83。

8. 主要参与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《艺术思政实践育人在舞蹈创作课程中的教学设计研究》项目编号:JNJG19310 。

9. 主持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《新时代高校美育“第二课堂”创新实践研究》。

代表性论文

1.《论眼神语言编织中的情感潜能力》-刘悦钧-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》-(CSSCI)- 2014年1期;

2.《<宝石宠物:甜品公主>:日本动画电影舞蹈元素探微》-刘悦钧-《电影评介》-(中文核心)-2019年16期;

3.《生命感悟在现代舞创作中的渗透》-刘悦钧-《黄河之声》-(SCD)-2016年1期;

4.《现代舞编创中道具舞蹈语言的艺术表达》—刘悦钧-《黄河之声》-(SCD)-2015年14期;

5.《大型现代舞剧《听说爱情回来过-白蛇后传》之创作感思》—刘悦钧-《黄河之声》-(SCD)-2015年17期;

专著编著

1.《舞蹈身体语言学研究》,吉林文史出版社,2021年(独著);

获奖情况

1、原创艺术作品《心净布达拉》获江苏省文联、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举办的文艺大奖创作金奖及表演银奖;

2、原创艺术作品《心净布达拉》获江苏省文旅厅、江苏省民委、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举办的地第四届少数民族舞蹈展演“优秀编创”和“优秀创作”奖(该比赛最高奖);

3、江苏省第二届“红石榴杯”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-《云上塞杆》第一名;

4、原创艺术作品《奶奶当年》获江苏省第四届“文华奖”;

5、原创传统文化艺术作品《花秧情》获由江苏省教育厅、财政厅、文化旅游厅等颁发的“谢谢你,我亲爱的祖国---第五届学生资助展演”“编导金奖”及“表演金奖”两个奖项;

6、原创传统文化艺术作品《央》,获江苏省“莲花奖”;

7、原创艺术作品《TENDER CARE OF MYSELF》届韩国首尔国际现代舞大赛获组委会“特别大奖”;

8、原创艺术作品《中华奇志》获江苏省第五届“文华奖”;

9、第三届“iTeach”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《江苏“非遗”民俗舞蹈男欢女喜之“采桑”微课》优秀指导教师;

10、获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;2015获年江南大学教学会讲比赛三等奖;

11、 获2019年“领航杯”江苏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指导学生课件作品“非遗舞蹈—男欢女喜”获优秀指导教师;

12、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个人全能二等奖、微课教学单项奖。

社会学术兼职

1.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;

2.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;

3.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。

联系方式

电子邮箱:540553591@qq.com

办公地点: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田家炳楼215室

建议使用屏幕分辨率高于360*640的终端设备浏览本站,推荐使用IE9+ChromeFirefoxSafari等桌面版浏览器和各种移动版浏览器(手机)来浏览本站。

您是第 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