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新闻

我院于书娟副院长一行参加2025年“国优计划”工作交流会

发布日期:2025-11-25来源: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审核: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点击数:

11月21日,2025年“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”(以下简称“国优计划”)工作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。来自教育部、全国30余所试点高校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,共商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素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与“国优计划”卓越教师培养大计。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周、人文学院(教育学院)副院长于书娟,连同研究生院培养办董莹一起参会,并在相关主题讨论中作交流发言。

上午的小组交流共分为4场,主体分别是“国优计划研究生选拔与培养,协同育人机制”、“人工智能、交叉学科、STEM教育相关课程建设”、“教育实践设计与实施”、“推动落实毕业生从教的举措和建议”。陈周、于书娟、董莹分别参加了第一、第二和第四分会场。

在第二分会场的专场研讨中,于书娟介绍了江南大学在“国优计划”研究生招生选拔与培养中的具体做法与思考。学校依托人文学院(教育学院)教育学科的优势,重点围绕数学、现代教育技术等学院教育硕士培养有优势的专业,在相关学院和学科进行定向招生宣传,通过由一线校外导师参与的导师组,严把招生入口关。通过组建一线导师、教育理论导师、学科教学论导师与任教学科专业导师的导师组,加强校地、校内院系之间的协同培养,努力保证培养质量。围绕本专场的主题,于书娟特别强调了我校依托“互联网+教育”研究中心这一省级基地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优势,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及时开设《教育人工智能》课程,并围绕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、STEM教育与工程教育,尝试开展了“课程学习-科创竞赛-毕业成果”有机贯通的培养方式探索。同时,她也向与会高校同行介绍了我校首个国优计划毕业生的从教意愿、就业顾虑与面临困难。

在研讨的过程中,三位参会人员也就“国优计划”的组织管理、经费投入、培养特色等与其他高校的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。大家普遍感觉到,做好“国优计划”是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国家培养高水平卓越科学教师的重要举措,要提高政治站位,严把招生关口,加强培养过程,做好成效评估,注重总结宣传。

在大会总结交流环节,教育部相关领导也回应了大家讨论中比较关切的一些现实困难。比如,教育资源的整合、培养模式的创新、课程教学改革、就业政策衔接等等。此次会议,加强了我校与兄弟院校在国优计划培养方面的交流,也为后续进一步做好国优计划提供了一些启发。


“国优计划”工作交流会


于书娟副院长在第二小组交流中发言



建议使用屏幕分辨率高于360*640的终端设备浏览本站,推荐使用IE9+ChromeFirefoxSafari等桌面版浏览器和各种移动版浏览器(手机)来浏览本站。

您是第 位访客